(岳依桐 唐倩)将混合各种纯天然香料及藏药材的香泥放入由牛角制成的工具中挤压,一根根粗细均匀的藏香便初具雏形,再经过晾晒、包装,便可进入市场,销往全国各地。10日正值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的慈愿藏香非遗工坊内,42名员工在工坊负责人谢拉的带领下辛勤工作。
(资料图)
“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作为非遗项目马尔康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谢拉长期致力于藏香的传承、创新及推广。他创立的阿坝州慈愿传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产值达到1070万元。“我们将利用好非遗工坊平台,继续发展,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增收。”
谢拉所说的非遗工坊是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从事生产的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在西部大省四川,900余个各级非遗工坊遍布各地,如毛细血管般连接起强壮有力的文化根脉,在传承创新的同时,赋能乡村振兴。
四川省级非遗项目龙须淡口菜制作技艺带动当地民众增收。 四川省文旅厅供图据了解,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出台《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承担全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制定《四川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4个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3名青年入围“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开辟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走出一条文化传承创新、产业蓬勃发展的融合之路。
传承是非遗创新的基础,创新则是非遗紧跟时代、拥抱市场的关键,这一链条中,过硬的技能技艺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四川通过实操实训、订单式培训、上门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者技能技艺培训。
其中,非遗工坊正是相关培训的重要承载点位,更是乡村民众拥抱传统文化的平台。阿坝州理县的囍悦藏羌绣非遗工坊负责人张居悦谈道,截至2022年底,该工坊开展的公益性技能培训,已培训1000余人次,在宣传推广非遗项目的同时,或会吸引更多人踏上技艺传承之路。
谢拉正在制作藏香。 谢拉供图从经济效益来看,非遗工坊也为四川多地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四川省文旅厅提供的信息显示,泸州、阿坝州围绕当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手工制作,创造出大量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为民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雅安市、攀枝花市落实《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中各项优惠政策,优先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吸纳到非遗工坊就业……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例如,囍悦藏羌绣非遗工坊就采取“企业+合作社+绣娘”模式,打造“我教、你学、你做、我收”的运作方式,绣娘们可以在工坊工作,也可以居家灵活就业,以产业带动的形式拓宽乡镇妇女就业渠道。“工坊已带动300余名脱贫人员就业,年均收入0.5万元至5万元不等。”张居悦介绍。
产品是非遗工坊发展的核心,为擦亮“金字招牌”,四川各地也因地制宜,频出妙招。德阳市支持非遗工坊合理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工坊知名品牌;绵阳市、乐山市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达州市、眉山市则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生产力,催生出一大批颇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工坊。
四川一非遗工坊内,从业者正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四川省文旅厅供图利用闲置老粮仓改建成的彭州白瓷非遗工坊,已成为集文化创意、研学教育、艺术展览、消费场景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园。工坊产出的熊猫印象盖碗、天彭牡丹茶具、芙蓉盖碗等产品彰显了浓郁的天府文化特色,还被誉为“天府文化新名片”,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20多项。
在民众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今天,“非遗+”拥有无限可能性。在四川,“非遗+旅游业”“非遗+制造业”等业态的融合发展未来可期,而在广袤乡村,一项项特色非遗的创新发展,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完)
标签:
上一篇:lost one的号哭画师是谁(lost one的号哭) 快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器物掩埋时间为商末周初光明日报北京6月1
2023-06-11 08:56
原标题:粤港澳18支龙舟队“非遗日”东莞竞渡新华社广州6月10日电(记
2023-06-11 07:40
【视线】原标题:《梦中的那片海》:讲述平凡岁月中的人间值得中工网讯
2023-06-11 07:43
原标题:第三届猴王杯世界华语诗歌大赛诗书画展举办中工网讯(工人日报
2023-06-11 07:57
原标题:纪录影片《勇敢的你之从头再来》开拍中工网讯6月7日,以邳州籍
2023-06-11 07:33
原标题:144个曲艺项目亮相“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新华社武汉6月10日电
2023-06-11 05:41
原标题:168件组秘鲁精美文物在陕西展出今天(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
2023-06-11 05:35
原标题:“打工诗歌”的另一种阐释——读罗德远诗集《黑蚂蚁》向卫国“
2023-06-11 05:40
原标题:走出尘埃,走向光明(引题)一趟百感交集的旅程(主题)钟国荣
2023-06-11 05:35
【艺评】原标题:安静听歌,使劲鼓掌陈俊宇6月初,去听了莫西子诗音乐
2023-06-11 05:53
原标题:三星堆“国宝”青铜器“奇妙组合”利用新科技手段,用三星堆8
2023-06-10 21:43
原标题:上海电影节主会场上海影城焕新升级!跟着记者去探访6月9日,第
2023-06-10 21:36
原标题: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新华社成都
2023-06-10 20:42
原标题:古蜀先民5000年前主食都吃啥?小小牙齿为你揭秘→这颗营盘山遗
2023-06-10 19:34
原标题:5000年前的古蜀人长啥样?一睹真容→双颧骨突出有着典型的古西
2023-06-10 19:49
原标题:京绣、拓印、景泰蓝、古籍修复……今天和非遗来一场对话!今天
2023-06-10 19:47
原标题:又有新发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再次成功跨坑拼对两件大型青铜器
2023-06-10 18:48
原标题: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遗址水下调查获重要新进展今天(6
2023-06-10 18:33
原标题:文博会:“科技+创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
2023-06-10 17:38
原标题:新华全媒+|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2023-06-10 17:46
原标题:江西:非遗“飞出”农村新华社南昌6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熊家林
2023-06-10 17:50
原标题:绽放在儿童剧舞台上的一朵小花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李江波记
2023-06-10 16:39
原标题:听非遗讲故事|锔艺:从锔锅锔碗到锔“艺术”找碴、清理、制钉
2023-06-10 16:52
原标题:听文物讲故事丨一只鸭子如何圆了“进宫”梦10日上午,景德镇御
2023-06-10 16:35
原标题:守,超越历史的残卷故纸45岁的黄玉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
2023-06-10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