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解读 > 正文

全球信息:90岁武大女教授获国际电机工程最高个人奖

时间:2023-05-07 23:12:44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7日讯 5月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文通报2023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评审结果,经专家提名、国际遴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和IEEE PES董事会审议通过,今年90岁的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陈慈萱教授荣获2023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IEEE PES CSEE Yu-Hsiu Ku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ward),以表彰她在“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和过电压保护以及电气工程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


(资料图)

“顾毓琇电机工程奖”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与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共同发起和管理的国际性奖项,每年表彰一位在电机工程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为电力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该奖项是我国设立的首个国际工程奖,以其“高含金量”和“珍稀性”备受业界信任和赞誉。陈慈萱教授是高电压技术领域首位女性获奖者。

陈慈萱教授。

陈慈萱1933年3月出生在上海,1953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时年20岁。解放初期我国电力事业非常薄弱,几乎没有高电压技术的学科基础,人才稀缺。国家决定在哈尔滨创办一所新型的高等工业学校,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工作,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理工学院师资。1953年8月陈慈萱作为师资研究生选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电器专业研究生。1954年,我国第一个培养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设立。1956年,陈慈萱研究生毕业,一辈子与高电压技术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她的先生、清华大学培养的新中国首位电力类研究生解广润教授被称为“雷公电母”。

高电压技术专业之初,没有设备和实验室,没有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没有西方留学回来的博士和硕士,一批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教师怀揣梦想、激情澎湃、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迅速建立起新中国第一个高电压技术专业的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大纲、教材、著作、学术报告会和科研攻关体系。

1958年陈慈萱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压振荡回路装置,为避雷器的研制开创了条件,同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0千伏磁吹避雷器。1959—1960年参与“330千伏输变电技术”研究,制成了330千伏磁吹避雷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61年根据国家专业布局,高电压技术专业调整到现华北电力大学。1964年再次调整到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以及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

陈慈萱自20岁清华本科毕业开始,响应国家专业建设需求,从江南的上海到北京,到东北冰城哈尔滨,再到华中火炉武汉,70年一直坚守在新中国第一个高电压技术专业,发展为我国第一批高电压技术硕士点和博士点专业,1984—1992年,她任电力工程系主任、电力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11重点学科负责人,长期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多门课程,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女职工和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电力工业部劳动模范和湖北省科技精英,是湖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如今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具有覆盖7个二级学科、本硕博齐全的电气工程学科体系,具有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平台和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人才,秉持武大电气代代传承的“团结、严谨、勤奋、进取”之精神,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电力类高级专门人才。

陈慈萱教授是我国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和过电压保护的开拓者之一,在交直流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基础理论、电力系统过电压基础理论、接地系统数值计算方法、避雷器保护装置研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性贡献。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基于边界元法方法的接地计算通用程序,提出了系列用于电力系统杆塔和变电站接地电阻和跨步电势计算的新公式,应用于三峡电站等巨型电站以及输变电系统的接地计算,解决了均匀及不均匀结构土壤环境中复杂接地系统数值计算的难题,在工程应用上取得巨大效益。

陈慈萱教授在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编写或合著了《电气工程基础》(上下册)、《高压电器》《过电压保护原理与运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电力系统接地技术》《过电压保护》《高压静电场》《高压静电除尘》、《开启智慧的钥匙》等教材和著作,具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很高的学术质量,是电气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很多是本领域的首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这时代的洪流之中,我尽我的微薄之力”,收到获奖消息后,陈老师谦虚地和她的学生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耀亮银河。正是像陈老师这样的一批又一批的开拓者、奋斗者、建设者、坚守者点点星光中的知识贡献和涓涓细流中的人才培养,成就了中国特高压电力输电事业独步世界、中国电力发电及装机量领先世界的大海银河。

(通讯员王建国 徐志凌 上官海兰)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标签: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